close

螢幕快照 2015-09-04 下午2.32.27

螢幕快照 2015-09-04 下午2.32.36  

人聲X演繹音樂的原創與想像--Voco Novo爵諾人聲樂團

文/謝瑩潔

 

「一個人的旅行,自由又愜意,拿著地圖隨便去哪裡,

 左轉或右轉,隨自己高興,千萬不要小看自己。」

舒服恬適的旋律,令人不覺鬆鬆領帶,心中藩籬也隨之解放;乘著歌聲之翼,Voco Novo帶著我們翱翔藍天,沉醉在輕甜柔軟的白雲間。

  

    或許你沒有聽過「阿卡貝拉」(A Cappella)四個字,但相信只要提起江蕙與合聲歌手們所演唱的「再會啦心愛的無緣的人」,許多人一定會有印象。阿卡貝拉是一種人聲合唱的形式,沒有樂器伴奏,只有層疊和聲與器樂模擬,幾張嘴巴、幾支麥克風,以及絕佳的音準和默契,便能構成一曲動人的音樂。天然純粹的人聲,直接貫進耳膜、撞擊聽覺,與聽者內在產生共鳴,就像電流ㄧ般疏通全身,帶來的是截然不同的感動。

    A Cappella是義大利文,起源於西方中世紀教堂的無伴奏人聲清唱,儘管脫胎於合唱,卻又與以分部齊唱為主的合唱演出迥然不同。嚴格來說,阿卡貝拉是「僅運用人聲所創造出來的音樂」,除了古典、民謠與傳統歌曲之外,又逐漸發展出流行、爵士、搖滾或hip-hop等各種曲風,現代的阿卡貝拉人聲樂團(A Cappella Group/Vocal Band),聲部上雖有女高音、女中音、男高音、男中音及男低音之分,但其配置約相當於一個流行樂團,也就是有主唱、有合聲、有貝斯、有打擊,只是用「人聲」代替所有的樂器。國外的著名人聲樂團有「真實之聲」(The Real Group)、「史溫格歌手」(The Swingle Singers)、「國王歌手」(The King's Singers)等,這次要介紹的Voco Novo爵諾人聲樂團,便是這幾年在台灣「阿卡界」相當活躍的樂團之一。

 

 

帶有馬卡龍香氣的人聲質感

    Voco Novo爵諾人聲樂團是由五個不同背景的熱血青年在二○○九年所組成,Voco是義大利文的Vocal,Novo則是創新的意思,亦即「新的聲音」,希望每一次的演出都能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動。

    Voco Novo常謙稱自己是「臺灣阿卡界裡最具舒眠效果的一團」,他們的合聲質感,像是帶有杏仁香氣的馬卡龍(Macaron),精緻細膩又鬆軟,入耳即化、輕靈溫暖,在「阿卡界」獨樹一幟,由於成員多為學院派出身,是一個非常具有音樂氣質的團體。以繽紛的聲線挑戰人聲極限,不時發表創作曲,更是Voco Novo的一大特色。

    成軍不到一年,Voco Novo便已在國內外大小比賽獲得許多獎項,二○一○年參加臺灣國際重唱藝術節大賽,獲得漢光獎項最佳演唱獎及最佳編曲獎;隨後赴韓國參加Seoul International A Cappella Festival 國際大賽,在眾多歐美團隊中脫穎而出,獲得最佳主唱獎的肯定。去年十月在新北市文化中心舉行的「二○一一年臺灣阿卡貝拉大賽」中,又囊括金牌獎、最佳演唱獎及最佳編曲獎。

     Voco Novo擅長的曲風非常多元,從爵士類型的Waltz for Debby、Pass Me the Jazz,英文歌曲Over the Rainbow、My Foolish Heart,瑞典樂團The Real Group的創作歌曲Bumble Bee,到國語流行歌曲熱情的沙漠、親密愛人…等等,不設囿限,勇於嘗試,歌路十分寬廣。除此之外,他們也發揮創意改編許多歌曲,團長雙雙以辛棄疾的詞作「青玉案」編曲,用人聲模擬國樂琴箏的輕靈音色,加以富有層次感的現代合聲,來詮釋詞中「眾裡尋他千百度,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」的古典氛圍,在流行音樂的框架以外,闢出另一條蹊徑。另一首由雙雙與姊姊共同創作詞曲的「我要去巴黎」,則用輕快的氣息,描繪一個人旅行的心境,讓聽者也忍不住想跟著歌聲,逸出一成不變的生活軌道,去尋找一點小小的自由,聆聽自己心底的渴望。 

    此外,他們也收集了來自歐、亞、非洲等世界各地的大地歌曲,以及許多帶有原始力量的作品。這種音樂類型被團員稱之為「能量歌」,通常沒有歌詞,但每一個聲部都必須取得平衡,只用聲音與音量營造畫面、觸動共鳴,以最原始的吟唱能量來感動觀眾。年底於紅樓演出「阿卡貝拉劇場音樂會—大地之歌」,獨立製作融合燈光藝術、劇場元素、人聲音樂元素等不同藝術類型,讓人聲音樂表演更形豐富,探索更多種人聲表演的可能性,也建立起爵諾式的獨特表演風格。

  

他們的阿卡人聲與阿卡人生 

    Voco Novo的成員組合是二女三男的混聲,音程寬廣、層次分明,可以做出許多不同的變化,有趣的是,五個人的聲音本質截然不同,在其中卻能調和出一種和諧的頻率,以默契完美詮釋每一首音樂作品。

    團長劉郁如(雙雙)是女中音,有著非常深厚的古典音樂底子,美國芝加哥西北大學作曲系畢業後,前往奧地利維也納教會音樂學院主修管風琴,大學期間於校內創立第一個華人A Cappella團,並開始編寫中英文A Cappella 歌曲至今,也出版過A Cappella譜集。另一位女高音李彥蓁(蓁蓁),曾於二○○二年組成第一屆斑馬線人聲樂團;二○○四年以TFG人聲樂團獲得台灣國際重唱音樂大賽歌手組季軍

    擔任男高音的黃欣偉(Stanley)是專業合聲歌手,為知名歌唱選秀節目「超級偶像」選手出身,擅長合音及和聲編寫,在團中音域最廣,造型也最「瞎趴」。男中音陳至翔,外號「大俠」,目前還是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音樂系學生,主修音樂行政,在Voco Novo樂團中年紀最小,但阿卡貝拉資歷卻也有五年之久。負責男低音及人聲打擊部分的翁淳逸(Robin),目前於陽明大學生物資訊科技研究所攻讀學位,在十一年前便開始唱阿卡貝拉,二○○一年與陽明大學合唱團團員們組成「屋頂歌手」,參加過第一、二、三屆全國重唱大賽,曾獲得第一屆大專盃阿卡貝拉大賽第三名,可說是臺灣「阿卡界」的元老之一 

    其中「大俠」陳至翔畢業於新北市最負盛名的光仁中學音樂班,他也是新北市在地的新莊囝仔。「首度接觸到阿卡貝拉,是中學時教授音樂欣賞課的謝孟蕊老師在課堂上播放King Singers的Blackbird,開啟了我的興趣」,大俠說,「進了大學,系上正好開了一門『阿卡貝拉詮釋與解析』,當時心想,這麼時髦的玩意兒怎麼能不修呢?在王溪泉老師與賴家慶老師指導下,我開始跟其他同學組團練唱,一腳踏入阿卡界」,兩年前大俠正式加入Voco Novo,開展了不同以往的阿卡貝拉音樂之旅。

    翁淳逸沉穩的氣質與低音bass身分十分相襯,他是Voco Novo不可或缺的低音台柱及一切合音的支撐基礎,同時負責人聲打擊的部分,也就是光用人聲能製造出相當於一般樂團爵士鼓的音響效果。他說,「平時要靠著不斷揣摩與練習來訓練音感和節奏感,也要嘗試開發各種不同的聲音變化,就連騎機車時也會忍不住練起『不吃可吃、吃不可吃』、『聽不懂、懂不懂、對不起』的節奏,所以安全帽前罩上常常霧霧的,都是水氣」,不過練歸練,安全還是要注意啊。 

    在生技資訊專業與歌唱工作之間游移擺盪,關於未來,翁純逸思考了很多,卻似乎沒有猶豫。他說,「和寫程式或寫報告比起來,我比較愛唱歌,尤其很喜歡背歌詞」,此時一旁的大俠探頭插了話,「咦!vocal percussion不都是嘟嘟嘟、叭叭叭,你哪有歌詞?」直言吐槽也顯現出音樂夥伴的深厚交情。

    團員們每週固定兩天在團長雙雙家練唱,一次至少三個小時以上,五個人盤腿對坐,專注吟唱,彷彿專屬的「阿卡教」儀式。大俠說,「雙雙編曲功力很棒,但她也非常歡迎每個人提出不同意見,我們樂團的開放性很高,大家的EQ也滿成熟,每季開一次檢討大會,團員之間彼此可以直言批評,信任與溝通讓大家在音樂上能夠精進,同時也磨出更好的默契。」

    去年一整年,除了比賽之外,Voco Novo到許多不同的地方演出,包括宜蘭慢活節、東海岸音樂祭、高雄春天藝術節、觀護所義演、在基隆及澎湖開音樂會等,也在中華暢聲亞洲音樂協會(Vocal Asia)的贊助下拍攝了首支樂團的MV。二○一二年五月初受邀參加中國最具代表性的「北京草莓音樂節」,與許多頂尖樂團同台演出;同時將於今年六月二十八日登上國家音樂廳,與拉縴人合唱團、歐開(O-Kai Singers)、公共澡堂人聲樂團,舉辦「純粹人聲‧阿卡貝拉」音樂會。Voco Novo散發的光芒,一如日出晨曦,越來越燦亮,也向著天空越攀越高。

    在Voco Novo的音樂裡,輕靈溫暖的女聲伴隨著層次豐富的合聲與充滿彈性的厚實低音,他們以共鳴攫取你的聽覺,以共鳴滲透每吋空間,以共鳴開展出一場場的人聲音樂盛宴。聚光燈中,團員們摟著彼此的腰,一同鞠躬敬禮,他們彼此共鳴著夢想;在共鳴的「人聲」中,他們正享受著無比美好的音樂「人生」。

  

刊載於新北市文化季刊2012年夏季號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謝瑩潔的書寫紀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